老中医:夏天,要“多补津液”,而不是光喝水!

天天中医网 老中医 6

孩子放假在家,成天喊口干;老公下班回来,一进门就灌一大杯凉白开,可没一会儿又嚷嚷渴。光喝水真能顶用吗?隔壁老中医张大爷摇着蒲扇说:"傻孩子,暑热伤津啊!汗可是'心之液',光灌白水,跟往漏桶里添水有啥两样?得靠吃的,把丢的津液一点点补回来!"

这话点醒了我。是啊,夏天流汗多,丢的不仅是水,更是滋养身体的宝贵津液。光喝水,解得了渴,补不回那被暑气"偷"走的精微养分。要滋润,还得靠老祖宗传下来的食养智慧——厨房里的那点汤汤水水,才是真正的"解渴生津方"!

老中医:夏天,要“多补津液”,而不是光喝水!-第1张图片-天天中医网

第一道:雪梨银耳红枣汤

空调房里待久了,嗓子干得发痒,孩子咳几声,听着都揪心。这碗清润的甜汤,最是安抚。

材料:大鸭梨1个、干银耳半朵、红枣6-8颗、冰糖几粒(看口味)、清水足量。

做法:

老中医:夏天,要“多补津液”,而不是光喝水!-第2张图片-天天中医网

1、银耳提前冷水泡发1小时,去掉根部硬蒂,撕成小朵(越小越容易出胶)。

2、雪梨洗净削皮(皮别扔!),果肉切块,梨皮留着一起煮更润。

展开全文

3、银耳放入锅中,加足量水,大火烧开转小火,耐心咕嘟30分钟,煮到汤有点黏糊糊的。

4、放入雪梨块、梨皮和去核红枣,再煮20分钟。

5、最后捞出梨皮,加入冰糖搅拌融化即可。温着喝,凉着喝,都润到心坎里。

点评:雪梨天生是润燥高手,银耳那黏糊糊的胶质,就是最好的天然"润肤水",专补肺和皮肤的津液。加上红枣调和温润,一碗下去,嗓子眼儿像被清泉润过,干燥一扫而空,特别适合空调吹多了、说话多、嗓子干痒的人。

老中医:夏天,要“多补津液”,而不是光喝水!-第3张图片-天天中医网

第二道:苹果红枣山楂汤

天一热,孩子就蔫蔫的没胃口,老公也总说吃不下饭。这碗酸甜汤一上桌,保管眼睛都亮起来。

材料:大苹果1个、红枣8颗、干山楂片一小把(约10克)、清水适量。

做法:

老中医:夏天,要“多补津液”,而不是光喝水!-第4张图片-天天中医网

1、苹果洗净不用削皮(营养在皮上呢!),去核切块。

2、红枣洗净,干山楂片用清水快速冲一下。

3、所有材料一股脑儿丢进锅里,加足量清水。

4、大火烧开后转小火,盖上盖子慢煮30-40分钟,煮到苹果软软的、汤色红亮诱人即可。喜欢酸点的多放山楂,喜欢甜点的多加两颗枣,不用放糖,自然的果酸枣甜刚刚好!

点评:苹果生津,红枣健脾补气,而山楂是夏天没胃口的大救星!酸甘化阴,津液自然生,喝了胃口开,消化也舒服,对付苦夏没精神最灵。

老中医:夏天,要“多补津液”,而不是光喝水!-第5张图片-天天中医网

第三道:紫米酒酿小圆子

家里老人常说,夏天出汗多,身子容易"发虚"。尤其是咱妈妈们,总感觉疲惫乏力。这碗暖暖甜甜的紫米酒酿,就是暗藏能量的"小补剂"。

材料:紫米一小碗(混合点白糯米更易煮软)、甜酒酿半碗、糯米小汤圆适量、清水或过滤后的米汤、红糖或冰糖少许(可选)。

做法:

老中医:夏天,要“多补津液”,而不是光喝水!-第6张图片-天天中医网

1、紫米(可混点白糯米)提前浸泡2小时以上,加水煮成粘稠的紫米粥。

2、另烧一小锅水,水开下糯米小汤圆,煮到它们全都胖乎乎地浮起来。

3、舀几勺煮好的热紫米粥到碗里,加入几勺甜酒酿。

4、再把煮好的小汤圆捞进去。如果喜欢更甜点,可以趁热拌入少许红糖或冰糖。酒酿自带甜香,我家通常不加糖。

点评:紫米又叫"补血米",颜色越深越养人。甜酒酿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,带着天然的酵素甜香,能温通气血。注意酒酿别久煮,营养风味最佳!

张大爷说得通透:"补津液,不是灌水桶,而是建水库。"这三碗汤水,便是厨房里的小型水库——银耳锁住滋润,山楂唤醒活力,紫米酒酿蓄养气血。当家人端起碗,那温润清甜滑入喉间,便是对疲惫身心最熨帖的抚慰。

【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!本文由“秀厨娘”原创,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,未经允许,请勿抄袭、删改、盗用,侵权必究!】

标签: 老中医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